政治清明

唐朝监察制度:维护政治清明的工具,实则是封建统治的遮羞布?

“风闻奏事”四个字,说白了就是——御史可以“听到风就是雨”,哪怕没有实锤,也能先把三品大员拉下马。长安酒肆里一句牢骚,隔天就能让户部侍郎卷铺盖回老家,爽不爽?可爽完后,发现举报错了,御史本人却连罚款都不用交,这bug开得比今天某些平台的“无限流量”还离谱。

唐朝 清明 政治清明 河北三镇 巡察使 2025-11-15 19:11  3
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的隋代初年,政治清明,社会稳定,可惜好景不长

岐州刺史安定梁彦光,有惠政,隋主下诏褒美,赐粟帛及御以厉天下之吏;久之,徙相州刺史。岐俗质厚,彦光以静镇之,奏课连为天下最。及居相,部如岐州法。邺自齐亡,衣冠士人多迁入关,唯工商乐户移实州郭,风俗险詖,好兴遥讼,目彦光为“著帽餳”。帝闻之,免彦光官。岁馀,拜赵

清明 资治通鉴 政治清明 初年 梁彦光 2025-09-20 13:22  6

一封有力量的举报信,如何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“关键一招”?

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,群众监督早已不再是“旁观者”的角色,而是推动社会清朗、政治清明的重要力量。而举报信,正是普通公民参与反腐败斗争最直接、最有力的方式之一。它不是情绪宣泄的出口,也不是道听途说的传播工具,而是一份承载事实、责任与担当的“监督文书”。写好

黑幕重重 公平正义 纪检监察机关 政治清明 监察机关 2025-09-18 15:08  6

制度建设的意义、价值和生命力在哪里?

制度建设既有广义也有狭义,本文所言重在指狭义。制度建设的狭义,主要是为维护正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和生产、劳动等秩序,而制定的规定性、指导性和约束性具体要求,是人们思想、行为的准则和依据,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以及人们学习、生活和工作,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。

唐朝 人性 政治清明 循法 吴兢 2025-09-10 21:10  5